期刊导读

如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优秀外国文学的教学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把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宗旨,充分挖掘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正能量,让学生掌握欣赏、阅读异国文学作品的能力之外,在比较中外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爱党、爱国、爱中华文化、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人。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把爱国主义精神与优秀作家与作品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优秀作家爱国主义思想的解读

无论是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爱国主义是自古已有的传统主题。在世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家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与民族的盛衰、兴亡连在一起,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通过尖锐的文笔唤醒人民,甚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他们成为后人敬仰、效仿的楷模,是永远流传的爱国典范。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者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歌颂了自己的祖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开辟了英国民族文学的辉煌时代,提高了英国人民对民族语言文学的自豪感。德国古典主义诗人歌德把爱国看作最伟大的美德,他在自己的诗歌中用火焰般的热情来赞美自己的祖国,表达祖国繁荣富强的渴望,从而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给人类精神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歌颂了社会主义社会中新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到,世界文学史上的爱国作家往往都具有高尚的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讲解作者的生平与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和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成为一个爱国爱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追梦人。

二、优秀文学作品爱国主义思想的解读

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选出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原则,以及能够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保留至今的古代西方英雄史诗《荷马史诗》中的集体主义英雄人物赫克托耳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而牺牲在战场上。法国中古时期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英雄人物罗兰为祖国的解放而奉献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永不腐朽的美名。法国作家都德的反战小说《最后一课》中作者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对侵略者的憎恨与亡国的悲痛,以及对不珍惜祖国语言文字教学机遇的追悔。被誉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史诗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中在描写青年近卫军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的同时,详细地追叙他们在和平日子里的成长历程,从而热情地歌颂了苏联青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热情地歌颂了造就这一代青年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否认,以爱国为题材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远远超越抽象的思想理论,它能够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讲解有声有色的优秀爱国主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把课程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爱国意识。

三、优秀文学作品中反面社会现实的解读

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出现了揭露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丑恶面目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给学生解读这些作品来提高他们对阶级社会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在古希腊时期的寓言大师伊索通过辛辣的语言对古希腊奴隶主进行讽刺,批判了奴隶制度。日本中古时期的女作家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客观现实地描写了日本封建贵族荒淫无耻、腐朽堕落的生活,以及封建黑暗统治下人民的悲惨遭遇。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写了中古时期的一对青年男女为了纯洁真挚的爱情敢于对抗封建恶习、蔑视封建礼教、不惜牺牲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伪君子》中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教士的伪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果戈理在《钦差大臣》中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法国人道主义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方方面面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罪恶与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对美国残酷的奴隶制度、虚伪庸俗的资本主义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夏目漱石在讽刺小说《我是猫》中对阴暗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批判,并以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等小说中控诉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并对在那些黑暗社会里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表达了同情。被誉为法国小说之父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揭露了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批判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习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图景与人物形象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经济状况、阶级关系以及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而且让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上一篇:始终果戈里鲁迅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琐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外国文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