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个自信”“课程思政”背景的提出
二、“课程思政”对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课程思政”对外国文学课程教育观的影响
(二)“课程思政”对外国文学课程知识观的影响
三、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 育人标准重知识技能轻价值考察
2. 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注重课程的思政要素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原因
1. 高校考核制度忽视育人指标
2. 教育者对外国文学课程价值认识不足、育人内在动力不够
四、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求知与立德的统一
(二)通过隐形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四)利用网络教学工具,实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文章摘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这一理念的提出也对“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国文学学科自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于课程中蕴含的优秀价值导向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提炼,也需要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在比较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国文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之上进行国家以及世界的关系、社会以及个人关系的重新审视,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四个自信,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真正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I106-4;G641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外国文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